心臟或因自然老化致跳動變慢,如每分鐘心跳在60次以下,這些人會感暈眩或氣促,治療方法是置入心臟起搏器,但傳統起搏器帶有電線,易滋生細菌,引致皮膚糜爛感染,安裝後一年內感染發生率達0.5%至4%。公立醫院2015年起引入無電極導線起搏器,外形如藥丸大小,僅重2克,毋須電線,減低皮膚感染風險,威爾斯親王醫院3年來為超過170名病人安裝新型起搏器,至今未發現感染情况,手術成功率亦達99.2%。
威院內科及藥物治療部顧問醫生、心臟科主管陳日新說,傳統起搏器需於患者胸口上方開刀置入裝置,但電線等會老化斷裂,亦易埋藏細菌,皮膚有一定感染風險;無電極導線起搏器則毋須電線,減感染風險,而且手術傷口小,是經病人大腿靜脈血管引入導管,將裝置運送植入心室,可運作8至10年。
70多歲陳女士2013因心跳過慢,「行10步就要停低唞下」,需植入傳統起搏器,兩年後便因感染出現皮膚糜爛等問題,其後轉用新型起搏器,至今未有感染。陳日新醫生說,估計無電極導線起搏器將成主流,但其費用達9萬元,較傳統起博器的4萬至7萬元貴,另它未必適合年輕患者,「因起搏器體積小,置入後貼近心臟組織,即使運作10年後無電,按現時指引並不建議摘除,只可加裝新起搏器,但心室體積有限,不能無限加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