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同樣是黃斑病,卻同病唔同「命」,較常提及的老年黃斑病變,與黃斑前膜有什麼分別?
黃斑病可分為多種,包括老年黃斑病變、糖尿黃斑水腫、黃斑前膜、黃斑裂孔,以及視網膜血管阻塞引致的黃斑水腫等,其中老年黃斑病變的「殺傷力」最大,與白內障、青光眼並列全球三大致盲眼疾,因而獲得更多關注。
老年黃斑病變與黃斑前膜都是跟年老有關的眼疾,老年黃斑病變發病年齡約在50歲以上;而黃斑前膜普遍發病於60歲以上,當中亦有30、40歲患病的個案。兩種黃斑病初期病徵十分相似,患者視物模糊及變形,嚴重的黃斑病變患者甚至會出現黑影,影響日常工作及生活;然而,它們的成因及治療後果卻是完全不同。
黃斑前膜是視網膜上面黃斑區增生了一層纖維薄膜所致,屬慢性眼疾,病情變化較慢,而且可透過手術醫治。而老年黃斑病變是黃斑區底部的視網膜細胞積聚了沉積物,使黃斑感光細胞功能受干擾及逐步退化,有可能致盲;它主要分為乾性、濕性兩種,其中乾性患者佔九成,主要是年紀退化引致視力衰退;而濕性則是黃斑區出現異常血管增生引起出血、滲漏及結疤等,屬急性眼疾,嚴重患者可在短短數星期內完全失明。目前尚未有方法治療乾性老年黃斑病變,有研究發現一些抗氧化物及鋅補充劑有助預防晚期病變;而濕性老年黃斑病變,如果在視網膜結疤前,可透過注射藥物壓抑血管增生,或用光動力療法及激光光照凝固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