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凍人症】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平均55歲發病 初期病徵:口手腳無力 難診斷惡化速度快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本港現約有200名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俗稱「漸凍人症」)患者,為掌握患者情况及需要 ,香港肌健協會成立全港首個「漸凍人症患者資料庫」,資料顯示,患者平均在55歲發病,初期病徵包括口、手及腳無力,但因病徵難辨認,平均需向4名醫生求醫、5次詳細檢查,例如肌電圖、神經活檢、抽骨髓等,約一年才確診,有近12%更需時逾兩年確診。由於病情惡化速度快,約半數患者確診後僅餘9個月存活期(見圖)。協會促請政府盡快設立神經肌肉疾病專科診所,及時轉介患者和提供復康服務等配套。

【漸凍人症】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平均55歲發病 初期病徵:口手腳無力 難診斷惡化速度快

漸凍人症初期病徵難辨 口手腳無力 平均55歲發病

資料庫透過患者自行網上填寫或電話調查,於去年6月至今收集全港23%漸凍人症患者的數據。結果顯示,患者平均在55歲發病,初期病徵包括口、手及腳無力,但因病徵難辨認,平均需向4名醫生求醫、5次詳細檢查,例如肌電圖、神經活檢、抽骨髓等,約一年才確診,有近12%更需時逾兩年確診。由於病情惡化速度快,約半數患者確診後僅餘9個月存活期(見圖)。

不慎跌倒留醫始確診 發病至確診歷時1年

現年54歲的胡先生2011年發病,當時42歲的他任職建築工人。他憶述,起初腳突感無力,曾向脊醫及骨科求診,骨科醫生發現神經反應異常後,將他轉介公立醫院腦科,花8至9個月進行一系列包括肌電圖、驗血及磁力共振等檢查。其間胡如常工作,惟有一天下班回家時不慎跌倒,面骨爆裂,需留院一周,醫生才首次告知他有可能患上漸凍人症。他由發病至確診,歷時約一年。

九成沒家族病史  存活時間由數月至10年不等

香港肌健協會會長呂文林稱,有65%患者被診斷為嚴重殘疾,日常活動能力僅及晚期癌症患者的三分之一。患者確診後需花9萬元買醫療或復康器材、改裝家居,其後每月平均需1.3萬元用於醫療及照顧,例如物理治療及租用維生儀器等。

【漸凍人症】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平均55歲發病 初期病徵:口手腳無力 難診斷惡化速度快
香港肌健會會長呂文林(左一)慨嘆,很多漸凍人症患者不止渴望生存,更希望有尊嚴地生活。漸凍人患者鄭先生(右二)及胡先生(右一)亦化身義工,以自身經歷鼓勵同路人。(馮凱鍵攝)

該會顧問醫生郭子堅(復康科專科)指出,漸凍人症成因尚未確定,大部分患者50歲或以上發病,九成沒家族病史,最新理論認為是一種名為「谷胺酸」的胺基酸分泌過多,過分刺激肌肉運動神經細胞所致,存活時間由數月至10年不等,平均為3年。由於負責肌肉運動的大腦、腦幹細胞及脊髓前角細胞同時局部壞死,患者肌肉會不斷退化、萎縮、無力、不規律顫動和抽搐,致四肢無力、行動不良、影響吞嚥及說話能力,最後呼吸衰竭。

郭補充,隨着醫療科技進步,現有不同輔助、非入侵性治療或手術,可助患者紓緩病徵,維持正常社交生活,如碳纖維腳托及咳痰機,對患者有很大幫助。部分患者發病10年仍與病共存,他勉勵患者積極面對,在出現初期病徵時及早求醫。


相關閲讀:長者跌倒可大可小 求醫查找背後原因、防惡化


內科跟進多記錄退化程度 專家:病因未明 治療可緩病徵

呂文林亦指出,目前在公營體系,患者通常被安排由內科跟進,大多只記錄退化程度,患者只能無奈看着病情惡化,承受旁人無法理解的痛楚。他促請政府盡快設神經肌肉疾病專科診所,並為患者提供復康服務、輔助設備及照顧配套,強調及早診治與復康治療有效紓緩患者病徵和維持生活水平,冀各界伸出援手,支持復康服務及購買輔助設備。

患者:四肢漸萎說話難 仍任義工鼓勵同路人

無法動彈的四肢,無法自主呼吸吞嚥,意識卻自始至終保持清醒,所有感知亦如常人般清晰敏銳。對於普羅大衆來說痛苦無比的體驗,正正是漸凍人症患者每日的生活。然而,儘管生活如此艱難,仍有漸凍人症患者選擇以積極的態度面對,更化身義工幫助同路人。

漸凍人症患者鄭先生前年55歲時發病,初時症狀只是口齒不清及頸痛,初向中醫求診獲判斷為頸部傾側,但一直忙於工作無暇進一步求醫,及至2021年尾感到左手及左腳無力,以為中風才入院,當時醫生已懷疑他患上漸凍人症。去年初,鄭辭去工作休息,但病情不斷惡化,由可自行處理家務、照顧子女,到頻繁跌倒,始獲確診患漸凍人症。

縱使病情不斷惡化,活動、說話、吞嚥及呼吸能力受限,但鄭仍積極面對病情,甚至擔任義工探訪病友,並透過醫療科技,使用電話語音系統與人溝通,鼓勵同路人及照顧者不要放棄,勇敢面對疾病。

鄭太除照顧丈夫,還需照顧3名在學子女的日常生活,並負擔開支。她支付不起質素較好的電動輪椅,丈夫所用呼吸機亦未獲資助,只能每月自費3000元租用,期望各界熱心捐助,「除可資助我們租用呼吸機,亦可幫助我們購買專業人員的上門家居照顧服務等,大大減輕生活及心理壓力」。

探百病友拍電影 患者冀增社會關注

54歲的胡先生11年前證實患漸凍人症,當時醫生形容他患絕症,只剩5年壽命。所幸的是,其病情惡化相對緩慢,現除腳退化、說話及吞嚥能力受影響,未出現其他嚴重癥狀,可自行進食及洗澡。胡稱,自跌倒入院後再無工作,與八旬母相依為命,靠積蓄及傷殘津貼為生,去年開始領綜援。不過,由於他尚有一定自理能力,故不符合可申請上門家居照顧服務的條件。

【漸凍人症】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平均55歲發病 初期病徵:口手腳無力 難診斷惡化速度快
胡先生11年前確診漸凍人症,病情惡化速度較預期慢,仍保持一定自理能力,但因此不符合申請上門家居照顧服務的條件。(馮凱鍵攝)

性格積極好動的胡先生未受病情影響,反而成為生命鬥士,不斷鼓勵同路人,至今已探訪逾100名病友。他亦有參與一套以漸凍人為主題的電影,飾演一名坐輪椅的角色,冀透過不同渠道令更多人認識及關注漸凍人症。


相關閲讀:吞嚥困難|經常「濁親」、「落錯格」?了解吞嚥動作4階段 及早處理免致吸入性肺炎


分享此內容: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tptn_list daily=1]
Scroll to To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