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新療法:立體定位放射治療
(Image guided 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
「電療可以用來治療肝癌嗎?」病人問。
在醫學院讀書時,從未聽聞電療可應用於肝癌上,與其他專科醫護閒談時,他們亦鮮有知悉,難怪病人對此心存疑問。
■真實個案
記得數月前某天門診,忙碌依舊,最深刻是兩個病人分別向我提出相同的疑問:「電療可以用來治療肝癌嗎?」 俱答道:「為何不可?」
腫瘤5cm體弱八旬翁不宜施手術
一位是年逾八旬的老公公,掃描剛確診肝癌,處於肝右上方約5厘米,腫瘤不大,理應作根治性切除,但因病人年老體弱心肺腎功能不全,麻醉風險過高而不適合動手術。坐在輪椅上的老公公滿頭銀髮,需助聽器輔助溝通,但精神不俗,聽我講解電療後,聲如洪鐘問道:「電療時我會掉頭髮或皮膚脫落嗎?」當我保證他的頭髮皮膚將絲毫無損,他滿意點頭。誰說擔心脫髮是中年男士的專利?
第二位是年輕婦人,她很不幸於1年半前確診肝癌,已屆後期,腫瘤約10多厘米大並已入侵左肝門靜脈,且有肺部擴散的迹象,經標靶藥及化療後,病情曾穩定下來一陣子,但最近又反覆惡化,來見我時右腹脹痛,她說:醫生,有什麼有效的方法能紓緩痛楚,我只擔心能否應付出席月底兒子小學的畢業典禮。
肝癌是現時香港第三號癌症殺手,早期患者可透過外科手術、肝臟移植,或俗稱「叮」死癌細胞的射頻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達根治效果。但大部分肝癌患者早期並無病徵,故只有30%患者確診時仍適合上述根治性措施,其餘70%患者確診時已到中期或晚期,傳統上只能採取標靶藥治療或動脈化療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即透過X光影像引導將高劑量的化療藥物注入腫瘤位置,減慢病情發展及延長病人壽命。
電療困難:橫隔膜下腫瘤隨呼吸移位
電療,即是透過高劑量的輻射線殺死癌細胞,以收控制腫瘤之效,用途廣泛,按統計超過50至60%癌症患者需接受電療。但傳統上,電療較少應用於治療肝癌,原因主要有二:
1. 肝臟位處右上腹橫隔膜之下,腫瘤位置會隨病人呼吸節奏和深淺不斷變更,有時差別會多達2至3厘米,故較難準確訂立電療靶區;
2. 腫瘤附近的健康肝臟組織及胃部和小腸對電療極敏感,如劑量控制不善,或輻射不夠精準,很容易引致嚴重副作用,如損害肝功能或腸胃損傷等。
這無疑大大增加了電療的難度。這些因素俱導致肝癌電療發展相對滯後而未被廣泛應用。在醫學院讀書時也從未聽聞電療可應用於治療肝癌,和其他專科醫生或護士閒談時也知他們鮮有知悉,難怪上述兩病人對此心中存疑。
突破:追蹤腫瘤 影像導航更精確
最近10年,歐美亞洲以至香港,得力於科技日新月異及科研的成果,立體定位放射治療(image guided 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於肝癌的應用日趨普及,此嶄新技術有數個特點和優勢。
1. 電療會配合呼吸運動管理系統(respiratory motion management system)進行,此系統能透過追蹤腫瘤位置或控制病人呼吸深淺的手段,從而減低病人呼吸活動對肝臟電療的干擾。
2. 加入影像導航(image-guidance)技術,每次病人接受電療前均需作電腦掃描,確保靶區準確無誤,相對以往只能用X光作對位,此科技大幅提升了電療的精確程度。
療程約一周 短暫副作用:疲累無胃口
3. 整個療程只需5至10天,毋須留院,較傳統電療動輒花5至6個星期,減低了對病人帶來的不便。
4. 由於電療能精準避開鄰近的正常組織,故因電療而引起嚴重副作用,包括肝衰竭或腸胃穿孔的風險也大幅減小,病人一般會感到輕微疲累,食慾下降及惡心,副作用一般短暫維持兩至六星期後便完全消退。
最近一次覆診時,老公公依舊中氣十足,電腦掃描顯示腫瘤在電療後完全受控; 而年輕婦人雖已走了,但我慶幸能幫助她於離世前的數星期,以較理想的身體狀况出席典禮目睹孩子畢業,完成她的心願。
■知多啲
早期腫瘤小 達90%成功控制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2014年有約1800個肝癌新症,而同年則有約1500個患者死於肝癌,致命風險極高。發病高危因素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酗酒等。醫生按照腫瘤的分期,病人的肝功能及身體狀况等因素,擬定適合的治療方案。
以下數類型的肝癌病人適合考慮作電療:
1. 早期肝癌:
體積較小的腫瘤,如病人因年紀大或身體欠佳而不適動手術;研究顯示控制腫瘤機會高達80至90%以上
2. 中期肝癌:
體積較大或有靜脈栓塞(portal vein thrombosis)而不適合作動脈化療栓塞(TACE)的病人。綜合國際及本地研究,約有50%至70%的腫瘤於治療後顯著縮小
3. 晚期肝癌:
肝臟腫瘤引起疼痛、惡心、食慾不振或疲累等徵狀;數據顯示紓緩電療可為病人紓緩不適及改善生活質素。
新希望:電療×免疫療法
現時很多大型臨牀研究正探討,結合電療及動脈化療栓塞(TACE)、標靶藥或免疫療法的應用。其中尤以結合電療及免疫療法最令人期待,基礎科研顯示兩者會產生協同效應,互相補充並相得益彰,期望臨牀測試結果能早日面世,為更多病人帶來新的希望。
除立體定位放射治療,另有一種稱為選擇性體內放射治療(selective internal radiation therapy, SIRT)近年也廣用於肝癌上,因篇幅所限或需另文再談。
文:蔣子樑(香港大學臨牀腫瘤科臨牀助理教授)
編輯:林信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