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性交後,出了一身汗,精力消耗,不少男士隨即倒頭大睡。但有本地男性個案性交後,不但疲累乏力,更出現頭痛、肚痛、睡眠質素轉差等徵狀,十分困擾。以為是「腎虧」?原來是性高潮後病情症候群(Postorgasmic Illness Syndrome,POIS),全球只有約50宗同類個案,有病人因而對親熱行為及色情刊物避之則吉。
與伴侶行房後,感到整個人「散晒」,疲憊不堪。有人覺得正常,有人歸咎為「腎虧」。精神科專科醫生兼性治療師黃宗顯曾接觸一名男病人,性交後不但感到疲累,更出現種種不適。他每次性行為流出分泌物或射精時,便會頭痛、肚痛、睡眠質素變差,甚至影響工作等。
行房自慰怕怕 避看色情刊物
黃表示,這男士因此抗拒與伴侶親吻擁抱,以免因性興奮而產生分泌物。親密行為可免則免,但遇上夢遺的生理現象,翌日即會肚痛,隨後一兩日仍感到疲乏,不能集中精神及聽力受影響。他受病情所困,不但不敢自慰,對色情刊物亦避之則吉,最終需與伴侶分開。
面對奇症,黃宗顯以排除法為患者斷症。他表示,該男士曾確診患上情緒病及慢性前列腺發炎,雖然經治療後痊癒,但性交後不適的問題仍未解決。針對患者射精後不能專心工作,黃又安排他評估是否患上過度活躍症,但結果顯示專注力正常。另外,經診斷後,患者亦沒有性功能障礙。排除種種病症後,黃宗顯查找文獻,最終確診病人患上性高潮後病情症候群(下文簡稱POIS)。
全球僅50宗 女性佔極少數
黃宗顯表示POIS屬於罕見疾病,文獻指出病因主要是精液過敏,首宗病例記錄於2002年,截至2018年,全球累計有約50宗病例。黃表示,現時世界衛生組織尚未將POIS列為病症,但一批學者及科學家已就此奇症展開研究。
大部分POIS患者均為男性,射精後,出現全身性過敏反應。黃指出,此症分為原發性及繼發性,前者首次性交後已出現不適徵狀,後者為在某次性交後才出現病徵。黃引述2016年的荷蘭研究指,除了男性,有極少數女性同受POIS所困,研究分析觸發POIS全身過敏反應的抗原,與女性陰道的前列腺組織產生的分泌物結合,導致女性出現不適。
研究:或對自己精液過敏
黃宗顯指出,現時科學界歸因POIS主要為自我免疫系統失調及過敏症。根據2011年的《性醫學期刊》(The Journal of Sexual Medicine),數名荷蘭專家曾做過皮膚測試研究,找來33名POIS患者,把其精液稀釋至1:40,000濃度,注射至皮內,與注射生理鹽水的反應另作對比。結果顯示,近九成接受測試者對已稀釋的精液出現過敏反應,但對生理鹽水沒有過敏。研究認為,男士射精時,尿道內的黏膜上皮細胞或許對精液產生過度免疫反應,引致POIS的種種徵狀。
荷蘭學者Waldinger隨後展開研究,運用患者自身的精液來做脫敏治療,有兩名患者同意參與。在研究中,研究人員稀釋患者的精液,重複注射至患者皮內,隨時間逐漸增加濃度。經注射15及30個月,患者表示POIS的病徵減少,其中一人的情况更大有改善。
除了脫敏治療,有研究顯示處方消炎藥(NSAID)亦有助控制POIS的病情。2010年的《性醫學期刊》刊登一項研究報告,顯示其中一名POIS患者服食消炎藥後,改善約八成的徵狀,其性行為次數由每月兩次增至4次;但研究又顯示,另一名患者服食消炎藥後,病情不見改善,反映消炎藥並非靈丹妙藥。黃宗顯補充,另有研究發現部分POIS患者對抗組織胺藥物及SSRI抗抑鬱藥物呈良好反應,但具體治病機理未明。
知多啲:婦女精液過敏 嚴重可以致命
男士對自己的精液過敏,造成不少煩惱。另一邊廂,有婦女對丈夫的精液過敏,同樣有不少困擾。
多現局部敏感 皮膚持續紅癢
黃宗顯表示,婦女對丈夫的精液過敏,可歸納為精液過敏症(Seminal Plasma Hypersensitivity),亦屬罕見現象,但案例較POIS多。根據文獻研究,1958年出現首宗個案。2011年一份美國研究指出,現時雖沒有大型統計數據顯示女性患者數目,但估計約有4萬名美國女性受此症困擾。黃指出,有別POIS患者,婦女接觸精液過敏後,多為出現局部性敏感反應,如口部或皮膚痕癢紅腫,情况持續幾小時至幾星期;部分嚴重個案更會生紅疹,呼吸不暢順,出現生命危險。
容易誤判陰道炎
此症患者容易遭誤診為陰道發炎或性病,如要診斷女性是否對丈夫精液過敏,除查詢詳細病歷,亦建議女士比較性交時戴上安全套與否的分別。他表示,此症不但影響伴侶之間性關係,如有生育打算,或需考慮人工受孕。
精液過敏反應可大可小,嚴重者可危及性命。如何預先檢查自己會否對伴侶的精液敏感?可否仿效濕疹人士試用護膚品的做法,把精液搽在手背,測試有否敏感徵狀?黃宗顯表示,「因為皮膚是保護屏障,未必能憑手背就檢測出有否過敏反應」,如要檢測自己有否對精液過敏,皮下檢測較有效及準確。皮下檢測意指把精液注射至皮下,再觀察有否過敏反應。但他指出,除非經醫生臨牀診斷,懷疑患者對精液過敏,否則一般市民毋須特地尋求皮下檢測服務。
文:鄧安琪
編輯:林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