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抑鬱症發生,不獨因為個人生理疾患或心理脆弱,也與生活壓力、環境適應、性別角色定型、社會服務措施配套等息息相關。而當家中有成員有精神疾患時,整個家庭運作和家人情緒都很容易被打亂。
協助抑鬱症患者,應該多管齊下,除了運用藥物和心理治療幫助控制情緒,還要探究引起不適的環境因素,為受困擾的家庭尋找出路,才能讓生活重回正軌。
■個案一
焦慮新移民媽媽 子女也遭殃
小田(化名)老家在廣西,十年前在深圳打工時結識後來的丈夫,結婚後辭工搬到香港,與丈夫及公婆同住一個狹小的公屋單位。女兒出生後小田經歷產後抑鬱,三年後兒子出生時,小田的抑鬱狀况進一步加深且伴隨焦慮。對她來講,來港後的生活與預期有很大落差,農村長大的她昔日住屋雖然不優越但很寬敞,香港擠迫的家庭環境讓摩擦更易發生;加上生活習慣差異,常常與公婆發生矛盾。
自責不懂教養屈到病
小田隻身在港,沒有朋友可傾訴;初來時因不會說廣東話,不敢主動與社區鄰里交談,養育兒女遇到困難時常常覺得求助無門。作為全職主婦,小田希望丈夫分擔照顧子女和家務責任,但又認為他掙錢養家已不易,不應再拿家務事煩他。
她常因為教養子女的挫敗而深深自責,而這種挫敗常常源自她的成長背景與香港現實的不配合。例如,教女兒默書時把繁體字寫成簡體字,女兒捱老師罵後轉向小田投訴「乜都唔識」;兒子被診斷有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和言語發展遲緩,小田常收到教師投訴兒子行為問題,令她自責和自貶「不會教仔」。這種自卑令她迴避與教師接觸和溝通,結果讓人誤會她疏忽管教。兒子需要密集的言語治療,但從診斷到等待接受服務,很長時間都找不到適切的支援服務。並且,她認為自己帶鄉音的廣東話連累了兒子的語言學習。深深的自責、無助、焦慮,常常把她拉入抑鬱的深淵,她曾多次服藥過量、試圖自殺。
沒有人是一個孤島,人的情緒總是與周遭緊密相連、相互影響,尤其是家人之間。當家中有成員有精神疾患時,家庭生活的正常運行很容易被打亂,轉而以此疾患相關的管理與應對為中心,諸多家庭問題由此產生。
親子壞情緒相扣 惡性循環
在小田的例子中,兩個孩子非常受母親情緒的影響。每當母親情緒低落,兩個孩子都非常擔心,認為是自己不乖令母親生病。兒子的發展障礙和特殊需要令小田看不到他的優點,總以管教和斥責的方式對待,令他更缺自信。又因兒子牽扯了小田絕大部分精力,導致她對女兒關注不足,令女兒覺得自己不被疼愛,缺乏安全感。丈夫雖然理解小田的困難,卻不知如何支持與安慰,一方面家庭經濟負擔和工作壓力大,另一方面也常常被太太爆發的情緒嚇到不知所措。語言障礙和各方面欠缺自信,讓小田和家人困獸鬥。
■個案二
妻疑夫不忠陷抑鬱 一家困獸鬥
在另一個家庭故事,我們亦看到個人情緒、夫妻關係、親子關係之間的相互糾纏和惡化。阿香(化名)與丈夫結婚多年,一直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丈夫疼愛、一對青春期的兒女健康聰明學業成績驕人;直到三年前懷疑丈夫有婚外情,阿香性情大變並且患上抑鬱症。
婚姻衝突延伸到親子衝突
出於家醜不可外揚的傳統觀念和維持家庭完整的想法,阿香不敢與別人提及這傷痛。鬱鬱寡歡的她把負面情緒發泄在子女身上,原本循循善誘的她變得脾氣暴躁,親子關係惡化。與她最親近的小女兒不堪壓力,亦變得非常抑鬱,出現自殘行為;大兒子則為母親反覆投訴父親的婚外情而厭煩,言辭之間對母親不夠尊重,經常發生正面衝突。當丈夫試圖調停,阿香又因心中對丈夫的怒氣而不配合。他們的婚姻衝突轉化為親子衝突,繼而損害作為父母的權威而無法有效地教養子女,這又加劇阿香的抑鬱情緒。
小田和阿香的故事並非個別例子,父母受抑鬱症困擾的家庭中有很多相似故事。抑鬱症從來不止是別人的故事,在我們經歷人生的起伏跌宕和社會變遷時,都可能陷入此漩渦。基於這層理解,我們在看待抑鬱症時應持更寬容的態度和更廣闊的視角,多方介入協助患者及其家庭走出陰霾、擺脫抑鬱漩渦。不再將患者病態化,而是探究引起他們不適的環境因素,以及在困難中為家庭尋找出路的方法。
多家庭小組 過來人分享應對方法
藥物治療可以幫助患者控制病情。然而,協助患者重建生活秩序,則需要家人關愛和社區支持。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與新生精神康復會轄下香港賽馬會資助的「家牽希望計劃」,過去三年運用「多家庭小組」,協助有過度活躍症的小孩和家長,有顯著成效。多家庭小組將有相似經驗的家庭組織在一起,通過互動,促進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協助家庭發現和運用自身資源,積極應對精神健康問題對家庭的影響,擴大社會支持網絡,運用自身和社區的力量走出陰霾見彩虹。
■家牽希望計劃
查詢或報名:3552 5253(新生精神康復會李麗華姑娘)
■知多啲
環境因素積壓 引爆情緒病
政府統計處2014年數字顯示,全港有近15萬人受情緒病困擾。根據美國《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第五版的描述,抑鬱症患者往往經驗明顯且持續(連續兩周或以上)的情緒困擾(例如低落、悲傷或空虛),對幾乎所有活動都失去興趣,且感覺疲憊、精力不足,思考力或專注力減退,在社交上明顯退縮,日常生活功能受損,反覆想到死亡或不斷浮現有關自殺的想法。
對付抑鬱症,一向多從個人的生心理層面出發,並基於此提供藥物和心理治療。藥物治療主要是調節腦內化學物質而使身心正常運作,心理治療則着重矯正非理性思維和負面想法,調整患者的情緒和行為。
助患者察覺危機 認識自身資源
人是群居動物,既有生物屬性更具社會屬性。所以,在對付抑鬱症,不單要從生理和心理層面出發,更要理解患者其所處的社會文化環境因素,這些因素包括患者成長背景、過去創傷經驗、現在所處社會文化環境、婚姻家庭狀况、子女發展階段和特點等等。它們相互作用,形塑個人對自己的認知及與他人的互動方式。對於抑鬱患者而言,他們在這些互動中累積負面經驗和對自己的負面評價,進一步維持或加劇抑鬱狀况。
協助抑鬱症患者,應該多管齊下,既要讓他們對自己狀况有警覺,又要協助他們覺察和認識自身資源,在抑鬱漩渦靠近前避開,在陷入漩渦後努力打破惡性循環,依靠個人、家庭、和社會的力量讓生活逐漸回到正軌。
文:馬麗莊(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系教授)、夏麗麗(研究員)
編輯:蔡曉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