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醫事:癌症病人年輕化?

分享此內容:

伊人醫事:癌症病人年輕化? 【明報專訊】早前醫學研討會,坐在我左側是位分子病理學專家,右邊是位腫瘤科醫生,對面是位胸肺外科醫生。談起近年經驗,感嘆疾病的年輕化日趨嚴重。

分子專家對我說:「那天你轉介來化驗腸癌基因的男士,只得十九歲,實在太過不幸!」

「這個年頭,二十多歲患鼻咽癌、甲狀腺癌、乳癌、卵巢或子宮頸癌的,可見得多了;發病年齡比以前讀醫所學的,整整早了十多二十年。有時看到癌症病人年紀比自己小,不禁慄然心驚。」我說。

豐衣足食惹的禍?

「肺癌也是;不僅患者愈來愈年輕,種類也不同。」胸肺科醫生說:「以前書上明明說鱗狀細胞癌最常見,而吸煙是主要誘因;可是現今我每天做手術的,幾乎全是患上腺癌、不煙不酒的中年女性。」胸肺外科醫生說:「是因為遺傳基因變化嗎?」

「只不過短短幾十年,不足以令人類基因出現如此巨大的轉變。」分子專家說:「一定是環境因素,例如輻射、污染、化學物之類。」

「是因為太過豐衣足食的生活啊。」腫瘤醫生開口了:「我的病人遺傳了家族性腸癌基因,未到四十,整條大腸就長滿幾百顆瘜肉、生了幾處毒瘤,要做結腸完全切除手術;他的祖母有着一模一樣的基因,九十多歲卻只得幾顆無關要緊的小瘜肉。上代人經歷戰禍艱苦,吃得少,勞動多,癌症基因很遲才發作出來。現代人則太過營養豐富,油鹽醬糖、煙酒啡茶,全都是半世紀前難得的奢侈;生活方便而節奏急促,晝夜顛倒,潛伏在體內的疾病基因就提早運作了。」

疾病基因提早運作

「現代生活令疾病基因提早表現,雖然仍有許多未能解釋的地方,可是我們天天看病,難道還觀察不出來嗎?」大家都深深的嘆一口氣。

不同的生活方式,會對我們的DNA發出不同的信息,從而影響基因表現(gene expressions);從另一角度看,這也未嘗不是個鼓舞的消息。有癌病家族史的年輕人,該努力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飲食簡樸,作息定時,運動身體,調節情緒,便有機會推遲基因發作的年齡,甚至可能減少疾病的嚴重性。

文:許嫣(病理科專科醫生)

 

分享此內容: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tptn_list daily=1]
Scroll to To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