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大腸癌是本港常見癌症,亦是第二號癌症殺手,篩查及切除大腸瘜肉,可減瘜肉演變成大腸癌風險。現時醫生以內窺鏡檢查大腸,以肉眼找瘜肉,中文大學研發一套人工智能(AI)輔助診斷系統,盼在照大腸鏡時,實時分辨出大腸有沒有瘜肉,以及瘜肉屬腫瘤抑或非腫瘤性,結果在醫生肉眼覓出的301顆瘜肉中,人工智能系統找出當中291顆,即比人眼少了3%。
蒐全球5萬數據供分析
現時醫生可透過內窺鏡檢視腸壁,以作大腸癌篩查,如發現有瘜肉便會切除及化驗,才知該瘜肉是否屬腫瘤;而檢視腸壁時,醫生單憑肉眼或會遺漏不明顯的瘜肉,有時或會出現誤判瘜肉病理。中大外科學系、內鏡中心助理教授潘頌欣表示,其團隊研發一套人工智能診斷系統,在腸鏡檢查時,實時識別瘜肉和將病理類型分類。潘教授說,團隊在世界各地蒐集超過5萬個數據,按其特徵及種類分門別類,建立一個數據庫後,再透過先進學習技術「深度學習」及「遷移學習」,建立一套人工智能系統分析每一幀圖像,評估每顆瘜肉。
團隊去年在威爾斯親王醫院收集約300組、有清晰病理標註的結直腸內窺鏡視頻,當中醫生憑肉眼檢測出301顆瘜肉,人工智能系統則檢測到291顆瘜肉,分辨準確率達醫生的97%。團隊另找來兩名患者臨牀測試,證明可達實時分析速度。
可同時分析瘜肉是否腫瘤性
潘又稱,現有計算輔助系統只能單一地判斷有沒有瘜肉,或屬腫瘤性或非腫瘤性,要切除瘜肉組織後做病理化驗,等約兩星期才有結果。上述新系統可同時做以上分析,醫生可實時看到瘜肉,包括一些不顯眼及少發現的瘜肉類別,同時可診斷瘜肉是否屬腫瘤性,有助醫生果斷地即時決定是否切除瘜肉,降低遺漏或誤判病理的風險,提升效率。
設初創公司 盼一兩年推出市場
潘表示團隊已成立初創公司,計劃將技術轉化為商業使用,期望一兩年後正式推出市場。系統正等待國際認證,現處於試驗階段,集中提升其準確度等技術,盼日後能助醫生提升醫療效率及減低成本。